刚刚过去的2017年,对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上海来说,是“夯实基础”的一年。一年来,上海在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进程中,对标国际克难奋进,着力在夯实基础、先行先试、支撑发展上下了功夫。
去年9月26日
张江实验室挂牌成立,将聚焦具有紧迫战略需求的重大领域和有望引领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正在向国家实验室建设目标迈进。
全球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综合能力最强的先进光源设施群和光子科学中心正在张江形成。
在2017年12月
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又一重大装置项目——“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获批启动。作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优先布局的项目,该装置是国内迄今为止投资最大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取得了当年立项当年启动的阶段性成果。
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自由电子激光用户装置之一,为物理、化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等多学科研究领域提供高分辨成像、超快过程探索、先进结构解析等尖端研究手段。超强超短激光装置去年10月成功实现10拍瓦激光放大输出重大阶段性进展,达到国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
上海,成为先行先试的“沃土”。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设立科技创新专门板块,从事科技研发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开办时允许其国有资产份额突破合法总财产的三分之一。国务院授权的10个方面先行先试改革举措,有8个方面已落地或取得重要进展,其中外籍人才工作居留向永久居留转换制度已向全国推广。实施两批22条海外人才出入境试点政策后,申请永久居留的外籍高层次人才增加约8倍。
率先开展了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目前有28个药品品种申报试点,其中11个品种为尚未在国内外上市的一类创新药。已有172家科技创新企业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科技创新板”挂牌,股权激励递延纳税政策和天使投资所得税政策落地实施,在国内率先实现首批成功案例,全市14户企业、516人享受了递延纳税优惠,递延纳税额超过8000万元。
上海已在微电子、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类脑芯片、石墨烯等领域,推动了首批6个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建设,明年还将启动其余12个功能型平台。聚焦国家战略,上海还在硅光子、国际人类表型基因组等领域,启动了首批市级科技重大专项。
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在上海成功首飞,标志着我国具备了研制现代干线飞机的核心能力,至今已累计收到来自全球27家客户的785架订单。集成电路“910”工程上海重大项目顺利推进,先进封装光刻机、刻蚀机等战略产品销向海外,高端医疗影像设备填补国内空白,产业创新影响力越来越大。
据统计,2017年1至11月,上海科学家在《科学》《自然》《细胞》等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62篇,占全国总数24.1%。2017年,上海新增两院院士共计13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0人,创12年来历史新高。
上海的外资研发中心约422家,位居全国首位,其中世界500强企业的全球研发中心约占十分之一。为支持这些外资研发中心参与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上海出台了“16条”政策,包括支持外资设立国家级技术中心,放宽外籍人才多次往返签证有效期限等。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为尽快形成以人为核心的创新要素配置体系,加大高峰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上海正加快研究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政策,让各类人才融入上海、扎根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