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梦想照进张江

字体: | 发布时间:2014-03-05

139407758760820140305001

活力来自于哪里?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雄在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领导小组全体会议上的话掷地有声。

     引言

  “活力来自于哪里?来自于市场机制,来自于改革创新。张江示范区要以‘不进则退’的紧迫感埋头苦干。”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雄在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领导小组全体会议上的话掷地有声。

  活力在这里迸发。时光倒转至2011年,这一年无疑是张江高新区发展历史中的一个里程碑。这一年起,张江获批依托张江高新区建设全国第三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一年起,伴随着国家“十二五”开局,承载着“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发动机、国家深化改革的重要引擎”之期许,张江在广度上不断延展,从“一区六园”扩容至“一区十八园”;这一年起,在470余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张江在股权激励、人才集聚、财税支持、金融服务、管理创新等五个方面逐渐形成框架;这一年起,在实践中破除桎梏、解放思想、全方位的改革示范开始齐头并进……

  如今,张江高新区内企业总数从1.1万家增加到近5万家,技工贸总收入达2.7万亿;税收以逾4倍的增长幅度,达到1986亿元。上海市的2/3以上有效发明专利出自于这里。2013年的硅谷报告中,张江被评价为是少数对其构成竞争的科技园区。

  物竞天择,舍我其谁。如今的张江汇聚了全球最前沿的科技产业和研发机构、最活跃的创新创业力量、最强劲的金融资本、交易力量、最创新、最有效的服务体系。活力四射的张江,正逐渐成为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的高端价值链的策源地。

  第一部分

  关键词:市场化 人才试验区

  在张江,创业者是“草根加海归,具有海派特色”。公司很小,心很大。没有权威,不讲究形式。“每天叫你起床的不是闹钟,而是梦想。”为了让这些年轻人的梦想落地,张江需要更大的舞台。在张江人看来,它不仅应该是一种破除思想和体制藩篱的勇气,更是一种让年轻人追随内心召唤的环境。张江就是为创新而生,为创新而蓬勃,为创新而有破有立,制度和体制无形之墙正在坍塌、正在消除。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张江高新区的科技人员80%以上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而他们中不少人涌动着创业的渴望。这是张江独有的“溢出的人才”,也是张江创新力量的源泉。如何引导这些“溢出的人才”?张江如何托起上海城市发展轴线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位于张江的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光刻机技术的企业。10年的发展获得了1300多项专利,其核心团队自主研发出了100纳米先进封装光刻机,使中国跻身于继美国和日本后少数掌握高端光刻机系统设计与系统集成技术的国家。这个团队的科技人才,很快将有机会享受一项新的福利——股权激励。他们已于去年年底完成了股权激励试点方案的申报,很快将予以实施。此外,还有9家企业对243名高管和技术骨干实施了以股权为目标的激励计划,29家中央和市属高校、科研院所实施了332项与股权激励相关联的科技成果转让交易。

  张江核心园“张江创新十条”中的“张江人才”评选更具特色。张江文化是自由的,一不看学历多高,二不看证书多少,三不看是否留过洋,比的是谁对企业的贡献大,谁的创新能力更强。充分引入市场的力量。“入围初评人才”与人才所在企事业单位的第一负责人必须同时出席。“评委本身就是企业家,对业务、行业的理解非常深刻,提出的问题非常有针对性。”园区客户服务中心俞晓说。“张江人才”跳出了学历、资历的硬性评价维度,以企业家的市场化眼光,从战略、营销、管理、文化等多方面考察精英。面对选手们的精彩表现,韬图动漫评委于小央在采访中脱口而出:“张江人才,改变世界”。张江“优秀人才”,获选“卓越人才”,分别可获得每人价值50万及100万元的资助。

  事实上,在以上海微电子为代表的国有企业中推行股权激励并不容易。这项突破性的创新政策在一片叫好声中起跑,但也曾遭到了一个个高栏横亘在前。以市场化的激励方式最大限度释放国有企业的创新活力是各方共识,可如何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股权结构各不相同的企业怎样制定具体方案则是改革之困。还有“激励的股权还没变现,个税倒先交”的困局。

  “改革就是要抱着开放的心态去探索,甚至试错。”张江经过三年的试点与探索,股权激励在二次创新后形成了技术入股、股权奖励和代持股权的全程激励机制。张江高科技园的“张江创新十条”之一“代持股专项资金”,突出以“人”为核心的“个税缓交”政策,解决被激励对象“接不住”股权的问题。对多家企业的股权激励对象来说,他们不必再担心“我给你股权,但你没有钱”的状况出现,因为他们已经拿到了“代持股专项资金”拨出的款项。今年,总额达5亿元,以国资为主导的“代持股资金”更进一步,从原来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扩大到国有参股企业,并聚焦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促进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内获得股权奖励的技术和管理人员,不必一次性缴纳个人所得税,破解了交不起个税的难题。

  “一区十八园”分别出政策,合力建设人才试验区,为创新营造最佳的综合生态。更开放的创新体系,更自由的创业环境,让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上,激发出张江新的活力。创新创业的激情飘荡在张江上空。成立只有两年的理想能源,日前成功研制出制造薄膜电池的关键设备,填补了该领域在国内高端设备的空白;“微创出品”做中国老百姓能够装得起的支架,7年救治了65万冠心病患者……

  更多解读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中对市场作用的全新表述。上海市市长杨雄指出,“建设张江示范区成败的关键在于‘活力’。活力来自于市场机制,来自于改革创新。示范区要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创新理念和体制机制,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通过股权激励等市场机制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持续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以企业为主体,以人才为关键”,把支持重点向创新企业、创新过程倾斜。张江高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曹振全说:“我们不做汇报式的门槛管理,不做命令式的指挥棒管理。张江只做自己能做的。市场能做好的,我们就不去干预,我们只去解决市场不能解决的问题。”

  第二部分

  关键词:创新热土 创新模式

  高新技术,新模式代表着张江示范区“高”与“新”的两个维度,折射着科技园区的深厚内涵。“海纳百川”的胸怀,“大胆尝试,宽容失败”的文化,它们是张江“高”和“新”的永恒动力。

  “创业最难的就是要突破观念束缚,让别人能理解、认可我们的模式能创造价值。”十年前,从美国留学回来的薛光春受朋友所托,帮忙对方办理中美工厂间的整个链条管理。“在自己熟悉的化工领域做线上供应链管理”成为了他日后的创业方向。然而,当薛光春跑去工商登记注册他的企业时,春宇因模式太过超前,无一行业门类可以与之匹配而无法完成注册。最终,张江为它找到“归属”,将其纳入“现代物流业”。

  打造国内最大的一站式供应链管理服务供应商是薛光春的梦想。针对很多小微外贸企业存在着不熟悉国家相关法规政策、专业人才缺乏、进出口实际操作经验不足等问题,春宇集团自主研发TradX云平台,首次尝试将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工作流融入到整个交易过程中,真正实现了进出口贸易全部流程的在线操作和咨询指导。

  互联网技术的注入正在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创造出新模式与新业态。另一家国内最大的线上外语教育网站——沪江网,最早提出打造全国领先的互联网学习平台时,在工商部门也未找到相应的注册门类。

  从8名员工、8万元资金起步,几年间,凭借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沪江网每年都以200%的速度发展,已经成长为市值20亿、拥有两亿用户、千万会员的互联网教育领军企业,成为上海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的一枝新秀。“沪江网最核心的竞争力是模式创新。我们致力于通过媒介+电商+网校的模式,从7岁到70岁,让爱学习的人充分利用起碎片化的时间通过互联网分享优质资源。”网站联合创始人于杰介绍道。

  作为张江的创业“明星”,早在武汉念大学时, 姚欣就制作了一款风靡全国的网络视频软件,开创了中国网络电视的先河。从创立PPLIVE到推出PPTV,姚欣一心打造中国第一家网络电视媒体。

  在新经济时代,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这一切是规划不出来的。“这就是创新经济与传统经济最大不同,大工业可根据图纸谋篇布局,而创新只会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下迸发,靠外力催生,有时会适得其反。”专家认为,政府要对创新更包容,对失败更宽容。“1号店”的成功便是最好的例子。当年,创始人于刚找到张江,说自己要办“网上沃尔玛”。那时电子商务还是一个新名词,于刚花了大半天时间,向招商人员解释自己的宏伟蓝图。最后,园区负责人对他说:“你就在张江试试吧,我们给你最优惠的物业租金。”因为这份理解和宽容,中国最大的网上超市“1号店”就此诞生。

  极具“上海味道”的老上海石库门造型为布景的张江展台出现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2014年美国国际消费性电子展览(CES)上。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泛的消费类电子技术年展,它不仅云集了当年度最先进的技术理念和产品,也指引着未来科技的发展方向。

  张江示范区的展台,集结了上海信颐电子科技、上海盈方微电子等9家企业,68件展品展示了张江的风采:55英寸落地造型的网络广告机,拥有超薄的“身板”,一次成型的弧形边框及如苹果手机般的简约风格。据悉,张江企业在展会现场与200多家外国企业和客户进行洽谈,达成40余个合作和贸易意向协议。张江将具有自主创新的国际前沿技术企业推向国际市场由此拉开了序幕。

  更多解读 数据表明:截至去年年底,张江高新区汇聚研发机构1030家,区内企业授权发明专利数达到2.4万件。世界首款40纳米低功耗商用TD-HSPA/TD-SCDMA多模通信芯片、TD-LTE系统设备;中华第一芯——8英寸0.25微米以下芯片等众多“世界首创、国际领先、中国第一”涌现于此。张江正逐渐成为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的高端价值链的策源地。

  在这片活力四射的热土,每天至少诞生30余个创意软件,每月产出1900项有效发明专利,每年孵化毕业1000余家科技型企业。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革命正在颠覆全球产业格局,而变革的源头就来自于这些科技创业企业。创新工场、车库咖啡、创业接力、创业家……这些耳熟能详的创业孵化机构,都在张江孕育成长。

  “我们要努力建设成为带动上海、长三角区域乃至整个东部地区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成为代表中国参与国际高新技术产业竞争的特色品牌。”曹振全说。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抢占创新与发展的制高点上,张江就是要超前一步,走出一条“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张江路。张江示范区将激发区域各类创新主体的活力,建设成为自主创新的战略高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载体和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示范区域。

  第三部分

  关键词:创新服务 深化协调

  2013年,备受关注的《硅谷报告》将上海张江列为“对硅谷构成竞争的园区”。张江靠什么不断激发创新活力?作为仅30个管理编制的张江高新区管委会,如何实现突破再创新,提升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

  张江高新区“一区十八园”的格局,是在原有的科技园经过近3年快速发展形成的,许多园区都有各自的发展轨迹,因为起点不一,路径不同,发展“基因”也相差甚远。统一,当然好管,但创新决不能强求一致;尊重创新,就必须尊重各园区的实践经验,准确把握张江示范区多样性特征。

  解决市场不能解决的问题,张江专项基金帮助企业演绎市场传奇。

  以往,张江专项资金是由张江高新区管委会确定领域和方向,企业申报,区县配套;现在变为区县提出想要做的方向,企事业单位向区县提出,符合张江规划方向的由张江专项来配套。曹振全说,以前,管委会提需求,园区和企业不得不做;现在,管委会走进各园区,主动对接和服务,园区和企业提需求,管委会和园区都想干的,一起干。管理创新,服务协调,既转变了政府职能,又充分调动了园区和企业创新发展的积极性。

  去年年中,盛美半导体设备(上海)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UltraSAPS12英寸8腔SAPS兆声波单片清洗设备接到了它上半年的第七笔订单,来自“回头客”韩国海力士清洗设备。其创始人王晖博士表示,能从韩国客户手中获得重复订单,证明了韩国一流半导体制造厂商对盛美单片清洗设备优越清洗性能以及大生产线上运行可靠性的肯定。根据量产测试结果显示,对于45—65纳米超微小颗粒的去除效率,盛美清洗设备是74%,竞争者大多为13%,盛美的去除效率远远优于当今世界所有竞争者。

  但是盛美在接到首台订单时拿不出钱来用于投产。市场的缺失部分便是政府要有作为之处。张江专项资金为盛美及时提供了担保,助企业稳稳地射出这“临门一脚”。

  目前,张江科技企业高度集聚,各类企业已接近5万家,其中80%左右是中小型科技型企业。破解政策瓶颈,实现行政效率突破,张江在国内率先试点集成电路产业链全程保税监管模式、生物企业便捷通关新模式,不让企业的创新活动有阻滞。用市场化的方式,国际化的视野,“张江模式”的科技金融服务改革旗帜高高飘扬。杨浦园引进“硅谷模式”,吸引多元资本组建了规模高达73亿元的创投基金,并将基金委托硅谷金融集团专业化管理。在扶持中小企业的科技金融上,张江管委会、张江园区企业信用促进中心与11家银行贷款机构、8家证券公司和6家融资担保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张江一边为企业搭建信用体系,对园区内企业进行涉及海关、质监、药监、工商、财税等信息的信用评估。另一边,积极与各家银行、券商及担保公司展开银政合作,为信用度高的企业提供绿色贷款通道。“信用张江”的创立为企业融资带来了更多灵活性。参与企业之一,上海美东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黎炘表示,企业在融资、交易中积累的诚信记录,能够在今后的融资过程中反映出来,对于一个诚信经营的企业非常有价值。

  更多解读 诠释改革创新,张江出实招办实事,站在全国层面发挥政策创新的先行先试。

  从张江建设示范区的第一天起,张江就已充分意识到国家需要它踏出独具特色的第三条改革创新的示范之路。

  张江高新区管委会被称为全国最小的国家级示范区管理机构,也是唯一没有行政审批权管理职能的机构。在470余平方公里张江土地上,仅29名编制的小体量管委机构如何探索创新对分散在全市的一区十八园进行多点多面的统筹管理?

  《张江示范区2020规划》获国务院批复,股权激励个人所得税分期缴纳等三项政策在张江落地,13类20项市级行政审批权下放园区。

  “小而精干”的政府,提供“大服务”的政府,张江要做足政府引导与市场力量结合的大文章。

  “该放的权放开到位,该管的事管住管好”,简政放权下的政府职能转变是做减法,但是,张江要做的是“加减乘除”:“加”就是多做园区希望和想做又没办法做的事情;“减”即是减轻负担,减少创新创业成本;“乘”是把政策优势以成倍的方式无限放大;而“除”则是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在先行先试上多做工作。

  张江专项从每年25亿增加至33亿,旨在带动各类资源向示范区汇聚,以符合张江中长期发展规划为目标,并和园区自身产业导向相衔接。曹振全表示,张江专项不是“普惠制”政策,工作重点将聚焦产业链、价值链的缺失部分。以“深化协调”之姿,通过资金引导,改变园区间产业同构化现象,协调促进产业资源在各园区之间的梯度配置。管委会既尊重各园区发展模式的多样化自然生态,同时也将张江专项用于支持共性技术服务、金融服务、人才服务、科技服务、专业服务等各园区的公共平台建设。就拿完善创新支撑体系来说,目前张江各个园区拥有公共服务平台230多个,其中80%以上都拿到了“张江专项”。

  示范区建设是动态发展的过程。未来,各园区将面临“红黄牌”制度的考验,根据示范区发展的相关指标,接受评估。如果被“黄牌”警告,就不得享受相关优惠政策,获得“红牌”,就得被罚出局,退出张江高新区。

  上善若水。创新的政策和制度犹如春雨,让张江这片土地诞生出各类创新创业传奇,书写着与国际著名园区类似的故事。如今,张江创新的环境更加完善和成熟,海内外精英纷至沓来、前沿科技鳞次栉比,众多国际创新项目和创业巨头来此“安营扎寨”。

  尾声

  “直挂云帆济沧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落户在这片土壤,注定将为上海注入巨大的新增量、新资源以及新活力。

  国际化、市场化、多样化是张江的内在气质。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在张江竞相迸发,以更大的胆识与胸怀在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中发挥更大作用,海派特色的发展道路随着示范区建设的逐渐深入,改革创新前沿阵地的日益深化,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道路越来越清晰。

  “国际一流的创新园区,是新型业态和产业的策源地,也总能引导世界产业发展的趋势;有很强的内增长机制,能培育出一流的世界级大公司;汇集大量的高端要素和专业要素;有引导时代前沿的模式,机制和文化。”张江人正有志于在他们的推动下早日实现这样的梦想。

  2014年,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元年。张江的发展曲线也全新出发。上海张江,创新驱动的先行者,将踏上新航程,在历史的逻辑里走向成熟。求真务实,先行先试,一如既往,用行动践行“中国梦”,上海张江,奏响了挺立潮头的交响曲。